在德國,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非常成熟,長期保持較高的市場滲透率,已成為拉動社會投資的重要引擎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大驅動力。約四分之一的設備投資是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實現的,且融資租賃在所有外源融資方式中占一半以上。

  2022年,德國租賃業新增業務額近722億歐元(包括約111億歐元的租購合同),較2021年增長近4%。除乘用車和商用車外,租賃資產的主要類別是機械設備、IT設備、軟件及其他設備。新簽訂了約180萬份租賃合同,其中近85%的客戶是中型企業。

  根據德國租賃協會對其會員單位的統計,2022年德國通過租賃方式融資的新增業務額達611億歐元(不含租購),較2021年增長1.5%。其中,設備租賃新增業務額為600億歐元,較2021年增長1.0%,占租賃公司投資總額的83.1%;不動產租賃新增業務額約11億歐元,較2021年增長37.5%,占租賃公司投資總額的1.5%。

  在滲透率方面,德國租賃業在2022年的市場滲透率為14.0%,較2021年的15.5%下降了1.5個百分點。其中,設備租賃的滲透率為23.8%,較2021年下降了2.1個百分點;不動產租賃的滲透率為0.6%,近三年基本保持在這一水平。

  2022年,德國租賃協會調整了租賃資產類別的劃分和統計,新增了自行車和電動踏板車一項,以彰顯租賃業在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和貢獻。其中,乘用車仍是德國租賃市場中最主要的資產,約占租賃新增業務額的62%。生產機械、商用車和農用設備約占25%,辦公設備和IT設備約占4%,自行車和電動踏板車約占3%,飛機、船舶和軌道交通約占2%,通信工程及其他設備約占2%,醫療設備和不動產各占1%。

  服務業一直是德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2022年新增租賃業務的客戶類型中,服務業客戶約占38%;制造類企業是德國租賃市場的第二大客戶群體,約占17%;隨后依次是私人經濟約占12%,商業與貿易約占10%,交通運輸及電信業約占9%,建筑業約占8%,農業、采礦業及公共事業約占4%,政府機構僅占2%。整體來看, 2022年德國租賃業新增業務中各類客戶占比較為穩定,與2021年相差不大。

  截至2022年7月,在德國設備租賃銷售渠道細分中,廠商租賃與供應商租賃占比59%,為最常采用的銷售渠道;其次為直接營銷,占比25%;銀行柜臺銷售以及自由銷售顧問這兩種方式占比均為8%。歷年來,德國設備租賃的銷售渠道都較為穩定,廠商租賃與供應商租賃一直是使用最廣泛的銷售渠道。

  德國租賃協會主席Kai Ostermann表示,2022年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的影響,許多公司暫時擱置了其投資計劃,而仍在進行投資的公司主要采用融資租賃方式進行投資,故2022年德國租賃業仍實現了小幅增長。隨著德國經濟赤字問題逐漸凸顯,未來德國經濟需要更加強有力的投資推動,以應對能源轉型和數字化升級挑戰,提高德國租賃市場的競爭力。